體濕與體寒的差別

體濕與體寒的差別在哪? 看完就懂了 很多人都覺得體濕和體寒是相同的內容,但是實際上,從中醫角度來說,這兩者並不相同。 濕氣存於體內多表現為身體困重,精神疲乏,頭昏發蒙等。 體寒是身體內有寒氣,包括脾胃虛寒或肝腎陽虛,以身體怕冷為主要表現。 體濕的形成:體濕即為體內濕氣,其多因喜食冷飲,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,吃了過多的油膩物,消化不了, 堆積成濕。 平時沒有多吃,但本身內臟的消化能力不足,吃一點就膩住了, 也會成濕。環境、季節等外在因素形成的濕。 在致病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這「六淫邪氣」中,中醫最怕濕邪。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。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。 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;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;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;濕氣在皮下,就形成肥胖。 為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,那麼難治呢? 因為他們體內有濕,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裡應外合,糾纏不清! 體寒的症狀 “體寒”,以中醫看,大部分叫做“虛寒”,就是體質虛且寒。 中醫對於病情,可以用「八綱辨證」法說明,分成「陰、陽、表、裡、虛、實、寒、熱」這個八綱辨證,虛跟寒都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,所以我們就說這個人虛寒。 寒體質的人就怕冷,再加上虛就更怕冷了。 體寒是由於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症狀,要想徹底治療體寒,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,但只要我們有持續保養,並且長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。 身體中的熱量大部分是由“肌肉”產生的,特別是通過下半身肌肉的“使用”,初御的標準型全身與精緻型全身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,從而達到體熱的效果。 日常生活中盡量保持有運動、拉伸,血液循環流暢了,體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預防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