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氣入侵人體的三階段,寒在皮膚,寒在肌肉,寒在五臟,排寒毒、排濕氣不能等~
寒氣入侵人身的三階段,寒在皮膚,寒在肌肉,寒在五臟,排寒毒、排濕氣不能等~
大家可以自測自己屬於哪種情況:
第一階段:寒在皮膚!
寒氣入侵到皮膚
1.頭痛,或頭暈;寒氣最先侵襲的位置。
2.怕冷,心底憋著一口熱氣,出汗不暢;寒氣導致毛孔閉塞。
3.打噴嚏,流鼻水;身體抵禦外寒的反應。
4.手腳冰涼,夏天好點,冬天很厲害;寒氣影響身體氣血運轉。
寒在皮膚:寒氣停留在皮膚時,我比較推薦牛角撥筋或是刮痧,這兩種方法直接接觸肌膚,作用範圍淺,更擅長於調理皮膚上的寒氣。 解體表寒氣。
古人稱刮痧為“砭法”,(牛角撥筋類似刮痧但是又比刮痧深層),是中醫六大技法的第一法,能夠疏通體表經絡,使毛孔張開,讓寒邪排出體外。明代醫家張鳳逵的《傷暑全書》講的很清楚,「病在絡者表也,先宜在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」。
第二階段:寒在肌肉!
寒氣入侵到肌肉
1.肌肉僵直,如抽筋;寒氣導致氣機收斂。
2.贅肉多,尤其是後背、大腿;寒氣使氣血變成廢液,從而堆積於我們的後背、大腿或是肚子。
3.總覺得背後怕冷,腰酸背痛;寒氣與濕氣糾纏在一起的表現。
4.關節痛,遇寒加劇;寒氣導致氣血運轉受阻。
寒在肌肉:寒氣走到肌肉時,我們選用的方法可以再深入一些,《內經》中講「寒熱虛實,火自當之。」寒性體質,或者是要治療因為受到濕寒或寒邪而導致的病痛,很適合牛角撥筋調理。
以寒濕為主的體質,牛角撥筋調理一段時間後,可能會出現一些排寒反應,比如,開始咳痰、痰多、痰白;大便變稀、或者拉肚子;感覺身體某個部位冒涼氣;有些的部位出水珠等等。
在牛角撥筋調理的過程中要盡量專注、靜心。 仔細去體會身體細微的感受,身心一處,效果才會好。
第三階段:寒在五臟六腑!
寒氣入侵到臟腑
1.經痛—“寒凝血滯”,寒氣阻礙氣血運作。
2.長期性的胃痛、拉肚子,小肚子也是涼涼的—脾胃處堆積寒氣。
3.過敏,以及各種皮膚病—寒易傷陽,導致免疫力不足。
4.一喝水就想上廁所,而且小便呈現清澈無味,寒氣轉移到肺臟,身體處理水分的功能下降。
寒氣侵入臟腑日久,單純的用一種方法往往很難徹底根除了,這時候,我們要多種方法齊上陣,才有可能把這些反客為主的寒涼邪氣驅逐出我們的身體!
建議內服外調合併使用以提升調理效果,即牛角撥筋+內服中藥,亦可居家保養熱敷+泡腳,事半功倍。
牛角撥筋全身調理。 全背調理+臀腿調理或全背調理+胸腹調理。關於熱敷,《黃帝內經》早就有記載:“生於筋,治之以熨引”,只要是涉及到經絡、肌肉的不適,就可以用熱敷的方式,借助熱力以及藥性,把藏在肌肉裡的寒邪散走。 常見的如:暖暖包、熱敷墊或去中醫門診拿中藥調理等等。
泡腳會讓氣血流動更通暢,對藥物的吸收率更高。市面常見的泡腳藥包就非常好用。 #藥食同源#健康養生#好文分享#保健☆配圖皆來自網路截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