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補氣血兩個重點:進補與疏通

秋冬補氣血;兩個重點進補與疏通
 
秋風起,涼意來襲,又是考驗抗寒能力的時候了。 很多人稍微一降溫就穿上了厚衣服,換上了厚被子,這可能是氣血虛的表現哦~ 氣血不足的人秋冬天更難“熬”,中醫認為,在我們的人體中,有兩種​​物質可以讓身體更溫暖──陽氣和血。
 
 何謂陽氣?
 陽氣,自然不用多說,它是我們人體的生命之火,是人體自備的「小火爐」。 俗話說,人活一口氣,這個氣就是陽氣,人體陽氣充足則健康長壽,人體陽氣不足則百病叢生。
 
何謂血虛?
《素問.調經論》說:“人之所有者,血與氣耳”,講的就是氣血是生命的根本,而血是來自水穀精微化,生成的具有營養臟腑、滋潤全身臟器的功能性物質。 “肝藏血”,肝為血的儲藏之所,同時肝開竅於目,若血虛肝血不足,人會表現出眼睛視物不清、目眩的症狀,同時中醫講血虛易生風, 肝血不足,風陽一動也會產生頭暈、眩暈的症狀。 另外心血不足,血性為陰,血虛而易生虛熱,因而導致心神不安,症狀上會出現心悸失眠。
 
 
氣血不足該怎麼補,有兩步非常重要:一進補、二疏通。
 
 進補: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食補
 
 阿膠
阿膠具有補血止血、滋陰潤肺功效,適用於面色萎黃、眩暈、心悸等血虛症。
秋日補氣血可以搭配黨參、黃耆等補氣藥同用,共奏補氣養血之功。
 
 鱉肉
鱉肉也就是甲魚肉,它陰血的功力十分強大。
秋日補氣血可以搭配豬瘦肉和黃酒等食材烹飪,共奏補氣養血、補而不滯之功。
要注意的是,脾胃虛寒和孕婦不宜食用鱉肉。
 
 豬蹄
很多人不知道豬蹄能補氣血。
但我們平常用它來幫助產婦通乳和滋養,其實就是取其補氣血、通乳汁的作用。
在身體虛弱的時候,燉一點豬蹄花生湯、豬蹄黃酒燉雞等,吃完後身體元氣立刻補足,還能讓肌膚更滋潤!
 
 
 疏通:居家方式與牛角撥筋調理方式
 
氣血補進來了,但是都堆在身體裡阻塞不通,好東西也會變成害人的“垃圾”,疏通很有必要,我們要把重點放在「通」上!
 
 
 今天為朋友們分享幾種居家疏通血脈、促進血液循環的小動作,不論進補與否,隨時動一動都能受益:
 
搓搓手護心臟
 
 手掌連通著身體內五臟六腑。 經常搓手有利於刺激相應經絡和穴位,疏通血管。
方法:手掌對搓,手背對搓,最好是搓到微微發熱、發汗。
 
 
搓搓腳更健腦
 
 腳心連通著全身的神經和血管,卻是距離心臟最遠的末梢部位,所以常常容易血流不暢。
方法:用左手掌搓右腳心,用右手掌搓左腳心,直到腳心發紅發熱,之後再用熱水泡腳效果會更好。
 
 
 搓搓頭,能提神
方法:沿著髮線向左右兩邊搓額頭,也可以用手指做梳頭動作,按摩頭皮。 搓後注意保暖,不要受涼吹冷風。
 
 
搓搓耳控三高
方法:用手指沿著外耳廓從上至下揉搓,注意耳蝸和耳後的溝處也要搓到,搓至耳朵微微發熱就好。
 
 
搓搓腰更護腎
方法:用手掌在腰部上下來回搓100—200下,最好是貼著皮膚搓,搓到皮膚微熱。
 
 運動也是補氣血的好辦法,平時運動少的人,可選擇一些輕鬆平緩、活動量不大的運動,運動時間以每週3次至5次,每次半小時為宜。好的調理方式〔初御古法牛角撥筋〕,一個月兩次牛角撥筋,讓不想動的朋友們,同樣可以達到進補與疏通的效果哦~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