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養生小貼士

現在已入初伏,三伏正式開啟。請注意防暑降溫,避免高溫曝曬,勞逸結合,飲食清淡(多蔬果,少油膩辛辣),及時補水,保持心態平和與充足睡眠。
 
熱在三伏,調理養生亦在此時。  外界陽氣鼎盛、濕氣最重,「入伏」之後冬病夏治,正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期,請務必好好關愛自己。歡迎預約初御古法牛角撥筋調理身體喔!
 
三伏天養生小貼士分享如下:「濕熱交蒸」應避免吃辛辣刺激和冰的食物。
 
甘是食物的本味,是從喉嚨發出來的,不是舌尖的味道,例如:大米飯,饅頭,黃耆,甘草。
甜是舌尖感覺的味道,它會讓人有愉悅的體驗,可是它會讓體內生濕氣,比如:蛋糕、甜點、甜飲料等。
 
夏天最適合我們喝的飲品“酸梅湯”,酸甘滋陰,生津液。 這個「甘」指的是甘草,不是甜的意思。 裡面的烏梅,對腹瀉有一定的效果。 酸梅湯不建議喝冰的,更不能喝完冰的然後吃辣的,會刺激腸胃。
 
冷氣房待久了,身體裡面有熱散不出去。改善的方式:
1:最簡單的就是“曬太陽”,曬到身體微微出汗,不能直接曬頭部,建議戴個帽子; 
2:晚上可以泡腳,可以把氣收回來,泡腳也是微微出汗,不能大汗淋漓;
3:腹瀉可以用炒薑紅糖水;
4:散濕可以喝冬瓜薏米湯;
5:出汗特別多,可以喝生脈飲。
6:西瓜偏涼,清熱解毒; 綠色的部分能解暑; 建議食用量大概吃飯的碗大小。
7:吹風扇的時候,不能對著人吹,風扇應該對著牆壁吹,可以模擬自然風。 
8:冷氣也是不能對著頭部、臉部直吹,護好腳踝 三陰交、大椎等穴位。---此文摘自網路
 
#撥經
#牛角撥筋
#新竹撥經
#新竹牛角撥筋
#竹北撥經
#竹北牛角撥筋
#湖口撥經
#湖口牛角撥筋
#全身撥經
#小背撥筋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