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冬病」如何「夏治」? 順應天時,未病先防,需注意2025三伏天時間點!
關於三伏天的養生與食療
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詳細如下
• 初伏:國曆 7/20~7/29(補氣血、排寒濕)
• 中伏:國曆 7/30~8/8(消暑熱、健脾胃)
• 末伏:國曆 8/9~8/18(養臟腑、排寒毒)
1️⃣進入三伏天千萬不要喝冰水、冰凍飲料,三伏天由於陽氣最旺盛,人的毛孔打開,吃冰冷更加容易生濕氣。 會導致腎虛體寒胃寒腹瀉等不適。
2️⃣夏日炎炎,小心光毒傷人。 夏天曬太陽,最好在早上十點前和下午三點後。 夏天避免光敏反應,避免食用促使產生光敏反應的芹菜,香菜等。
可以喝抗光毒的蔬果汁:胡蘿蔔番茄汁。
番茄和胡蘿蔔都可以幫助身體抗光毒,可以把它們炸成汁,每天出門前喝一杯,回家再喝一杯。
3️⃣養腎,如果常常覺得熱到不能調和,可能是腎虛。
1.後腳跟踩實地面,多穿平底鞋。
2.脾胃虛,濕氣重,容易拉肚子。 少吃水果等生冷食物,可以喝蘋果➕陳皮➕山楂,如果覺得酸可以➕一點冰糖。
3.補充膳食纖維➕益生菌,多吃當季的蔬菜。
4.核桃殼煮蛋,養腎很棒的食療方法。
4️⃣夏季炎熱,不要整天讓自己待在空調房內,可以在早上或晚上,太陽沒有那麼大的時候,適當出門散步,讓自己適當流汗。 趁著全身毛孔,打開的時候排毒,會非常輕鬆順暢。 也能祛濕➕排毒。
6️⃣三伏天主要以排毒➕補氣為主。
可吃黃耆,西洋參,紅參等,尤其是氣虛體弱的人群,這個階段補氣勝過其他任何時節。
三伏天養生需注意以下幾點:
飲食方面:
1. 飲食宜清淡,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,如西瓜、苦瓜、小黃瓜、蕃茄等,以補充維生素和水分。
2. 適量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食物,如瘦肉、魚類、豆類等。
3. 避免食用過多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,以防加重腸胃負擔。
起居方面:
1. 保證充足的睡眠,中午可適當午睡,以恢復精力。
2. 室內要注意通風,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、潮濕的環境。
3. 避免過度貪涼,空調溫度不宜過低,尤其要注意肩頸、腹部、腳部的保暖。
運動方面:
1. 選擇在較為涼爽的時段進行適度運動,如清晨或傍晚。
2. 可進行游泳、慢跑、太極拳等運動,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大量流汗。
情志方面:
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煩躁、焦慮等不良情緒。
補水方面:
1. 多喝水,以補充因流汗而流失的水分,還可以適當飲用一些綠豆湯、酸梅湯等解暑飲品。
總之,三伏天養生要順應時節特點,合理調整飲食、起居、運動和情志,以保持身體健康。
讓溫潤的牛角輕柔滑過肌膚,喚醒深層能量與循環。從今天開始,給自己一點時間,開啟調理養生的新篇章。
#撥經
#牛角撥筋
#新竹撥經
#新竹牛角撥筋
#竹北撥經
#竹北牛角撥筋
#湖口撥經
#湖口牛角撥筋
#全身撥經
#小背撥筋